首页

国产在线视频丝袜

时间:2025-05-28 03:39:09 作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浏览量:74711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中新社记者 张玮

  5月下旬,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飞越中俄边境线,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每到春夏季,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处处闻啼鸟”,宛若一幅“百鸟翔集图”。

4月14日,内蒙古额尔古纳,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 闫立新 摄

  据监测,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翱翔;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优雅的绿头鸭、鸬鹚或低头觅食,或舒展双翅……5月中旬起,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每年春季,大量候鸟从鄱阳湖、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

4月17日,内蒙古额尔古纳,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 闫立新 摄

  监测数据显示,额尔古纳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了。”

3月28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 毕力格 摄

  2024年,保护区引进“科尔沁”智慧管理平台,用一个“大脑”支配28个“眼线”和“触角”。“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定位更高效精准,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

  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韦胤廷两次刷新男子73公斤级抓举亚运会纪录

南昌7月21日电 (卢梦梦 鄢飞飞)近日,在位于江西南昌新建经开区的江西省越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随着机械转动,几十种材料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合,一批批线缆产品源源不断离开生产线,成功交付客户。

神十八乘组“周记”上新!在轨工作、生活最新进展→

1960年,沙里波娃小学四年级毕业时,父亲将这本美术作品选集当作礼物送给她,并写下祝福的话。“在塔吉克斯坦,这相当于小学毕业升入中学,是一个人生的里程碑。”她说,“这份礼物预示了我此后与中国密不可分的命运。”

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但在11月1日,据《纽约时报》披露,负责特种作战的助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迈尔声称 ,美军已经派遣“特种部队”抵达以色列。

贵州出台36条举措 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十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这部专题文集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擘画蓝图。特别是在本书收入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深刻认识到”全面总结了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宝贵经验,成为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前进方向新的里程碑,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罗浩智:人工智能在公司层面的管理方式也要变化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部六省考察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中部地区崛起把脉定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